《新时代的教师》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新时代的教师》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新时代的教师》读后感1
伴随着阅读佐藤学教授的专著《静悄悄的革命》、《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跟随佐藤学做教育》、《教师的挑战》,直至暑假又一次相遇佐藤学及秋田喜代美教授的另一巨作《新时代的教师》,感觉自己置身于一次宁静而致远的阅读旅途中,时而温暖、时而感动、时而顿悟……第一次历经不同时段读同一人的著作,给我留下的是一脉相承的美好体验。很喜欢书中出现的一些看似朴实无华却寓意深远的文字:“教师的教学工作并非通过事先设计来控制学生,而是要珍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点滴,而后将其串联成故事。一个故事编好后,新的故事重新编织。”“这个时代的教师,如同新瓶装新酒一样,扮演着创造学校和课堂中新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开拓者的角色。教学和学习的革命已经成为多数中小学和高级教师的挑战。”……朴实中给人以震撼,温情中给人以遐想,这是本书吸引我的强大魅力。
作为一线教师,几乎都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改革的脚步越来越快,实践成果越来越多,自己也赶趟儿似的,跟着改革的浪潮一路狂奔,似乎停不下来,在狂奔过后的路上,留下的却是深深的迷茫。唯有阅读与学习,方能自知、自省、自律。
一)强烈的自知能力
老子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也就是自知了才能自明,自明才能照亮周围的人和事,才能有可能帮助学生,如果自己都是暗淡无光的,又如何为人师呢?这是读至第四章“培育儿童”给我留下的深深震撼!在日常教学中,也许作为老师的我们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权威感,自认为身为教师就拥有敏锐的洞察力、天然的分辨力、脱俗的说服力,能将在教学中、教室里发生的任何事情如快刀斩乱麻般迅速而完美的解决。须不知,这只是教师一厢情愿的想法。的确,事情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般解决的,维护了教师在讲台上的威严,却始终无法打开学生的心灵,与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离走心的教育渐离渐远。因为,教师如果不能看到自己内心的缺点,缺乏对自身的了解和理解,就不能俯下身子,冷静、客观地倾听别人,也不能蹲下身子去切身体验学生问题背后包含着的特定的“意味”,从而作出准确的判断。我想:如果真想在"自知者明"这条道路走下去,就要尽量多用时间去完善自己,思考自己的不足,从身边每一件小事踏踏实实坐起,逐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智慧。
二)强大的自省能力
孔子云:“吾日三省吾身。”意在强调要做到日日反思自我,时时反思自我。通读书中第三章“从教学中学习”,我深受启发。明白了:教师不是单纯的“教育者”,而是通过日复一日不断在实践中学习与反思,提高自身的能力而成长。懂得了:为了实现相对完美的教学而进行的反思有两种:回忆性反思和预见性反思。范梅南认为反思包括技术性反思、实践性反思和批判性反思。对照自己,比较而言,我似乎仅仅停留在回忆性反思和技术性反思的层面上。读书至此,后怕不已。教学反思之路漫长深远,而自己却坐以待毙、浅尝辄止。教学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需要教师深入研究教材,与同事之间进行同僚性学习,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诚然,反思不是后知后觉,而是对自己今后教学的一种鞭策、前行路上的一盏明灯。我始终认为:对于阅读,遵从本心、且读且思;自己对于学共体课堂的开展,且行且思,知行合一。因为始终相信,消逝的,也许是曾经璀璨的片刻,留下的,必定是永恒的风景。
三)强韧的自律能力
读至第八章“教师的专业性”时,心想本章无非谈论作为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及素养等。直至一段文字映入我眼帘时,我醍醐灌顶。《教师地位的相关建议》明确指出:自律性是教师专业的核心,是教育实践特质的根源。《教师地位的先关建议》同样指出:教育实践的特质要求教师的自律性,这是专业性的核心。将教师的自律性提升至如此高度,这是我始料不及的。可是,细细想来,也未曾不是。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中,人们对于教师这一职业的偏见及成见似乎越来越深,觉得教师是谁都能做的工作,特别是小学教师。之所以如此低估甚至于毁谤,确实是教师的专业性彰显不够。对于刚任职的年轻教师,理论纲要一套套却无法在孩子心中落地生根;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却又总是手持一张旧船票,岂能登上一艘艘新客船。如是想不免汗颜,加之现在信息爆棚时代,由于手机导致的拖延症比比皆是,自律乃至专业早已抛至九霄云外。作为一名教师,不断加强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的能力,自我监督和自我控制的能力,自我改造和自我激励的能力,日复一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超越自我,成就自我!
如何成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需要教师在工作中静下来,慢下来,不断深入思考,以一步步提高自身的教育力,真正让自己的灵魂跟上脚步!
《新时代的教师》读后感2
沉浸在暑假的惬意闲暇中,听闻《新时代的教师》已来到了学校门卫室。在赵校和李校的“怂恿”下,我怀着一丝新奇,冒着酷暑,跨越一万二千八百多米,取回了这本秘籍。
花了两个下午的时间粗略读完后,开始有点回味无穷,于是近日又回温了一遍。与其说这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读本,我认为它更像是一本接地气的、与老师们谈心、聊天的语录。多数以教学一线的事例来阐述观点,从教师的实际教育视角出发,讲述教师的教育生活、工作遭遇、深入探索教师关心的一些教育问题。
第一章“走进教师的日常世界”清晰、直白地阐述了教师工作的平凡与繁琐。其中,将教师准确地称之为“两难困境的处理者”,教师的工作有着无边界性、多面性和不确定性。教师总是要面对多元的工作,而且要处理不确定性所产生的种种问题。喜悦、忧虑、期望、思索、热爱、自豪、失望、灰心、妒忌、不满等情感都伴随着教师的工作而产生。书中明确,作为老师,首先要理解学生们的发言或行动中所包含的情感;其次要能够控制自己的情感,不被情感所左右,能够在不同场景中有意识地表达情感,并根据情境来调整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做出专家应有的行为。
第六章“教师的职业生涯”、第七章“与同事共同创造学校”和第十章“教师的工作与性别”,也是真实地诠释了一名普通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工作与生活。我想,这几章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妈妈老师,是很有帮助的。在职业的发展中,能够使我们少走弯路;在工作与家庭的关系处理中,为我们指明道路,找到最好的平衡点;而在与同僚的相处中,应最大限度地融合,共同学习、共同创造学校,不断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和学习观。
“任何人都不是天生的教师,教师是通过长时间的学科或教学的研究,与学生的交往,与同事、老教师和家长的交流培养而养成的。”教师的成长从实习教师到新教师到能独当一面到中年期危机到职业倦怠最后成为一名成熟教师,最重要的是真挚和执着。而在谈及家庭生活与工作的矛盾时,有一位叫北川的老师是这样说的`:“通过孩子我结识了朋友,孩子成为拓展生活空间、形成丰富财富的重要条件。在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可以发现诸多的社会问题。”通过育儿可以增加与人沟通的鲜活经验,培养与他人的相处方式以及对社会的看法,这些都是教师成长的重要资源。书中还提到:女性教师在养育自己孩子的同时,也培养着学校中的儿童,她们会无意识地探索关爱与教育融合的方法,在此过程中,这些教师所经历的矛盾与变化,使学校教育与社会变革成为可能。
第二章“教学”、第三章“从教学中学习”、第四章“设计课程”、第五章“培育儿童”和第八章“教师的专业性”则是从教师的`专业技能上进行了具体、全面的分析。书中指出:教学的构成要素是“意图”“目标”“学习者的基础”“教材”。而关于教学的设计,则是要设计主题、组织交流再达成共识。书中有一个教学案例令我印象深刻“蜻蜓起飞之日”,它很好地诠释了“主题—探究—表达”的单元模式,对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一定的启发。还有一则某老师处理学生道歉的事例,让我明白教师很多时候不是“评价者”,而是“理解者”。在产生矛盾时,马上制止是非常必要的,但这样常常得不到根本解决,因为学生的问题行为中往往包含着特定的“意味”。教师能够自信地向学生展示自己最自然地状态是需要勇气的。缺乏这种自信和勇气,他们就会在学生面前虚张声势,对学生展示空洞的权威,从而形成坚硬的外壳。可以说教师所需要的不是铠甲,而是勇气和自信。
环境的恶化、多元共生文化的出现、局部战争的持续、宗教文化的冲突、贫富差距的扩大、民主主义与公共伦理的解体等现象都是未来教师要面临的全新课题。根据国际经济与合作组织预测,2020年,现在的儿童成长为成人,在日本这样的经济发达国家中,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劳动力人口的比例将骤降到全民的2%,意味着对具有高度的知识和技术的创造性人才的需求将不断提高。这个时代的教师,如同新瓶装新酒一样,扮演着创造学校和课堂中新教学和学习方式的开拓者的角色。教学和学习的改革已经成为多数中小学和高校教师的挑战。这就需要教室门创造性地挑战和学习前人的创意,从而开展自己创意性的实践。儿童和社会的未来需要今后的教师们具有创造的智慧和坚定的意志!
版权声明
本站文章收集于互联网,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文章仅供学习观摩,请勿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如有侵权请联系邮箱tuxing@rediffmail.com,我们将及时处理。本文地址:http://www.15033.cn/zwtc/duhougan/2021-03-23 081818/432980.html